close

看過「色.戒」沒?老實說我還沒看過。不過我卻在財富管理世界中深深體會到「財.戒」,尤其理專所為人垢病的不良銷售習性,更是應引以為戒!

 

最近一期Money+雜誌專題報導「理專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」,包括「慫恿買新上架基金,避談要衝專案業績」、「衝量?衝利?理專主推商品大不同」、「慫恿不斷換檔操作,避談手續費會暴增」、「慫恿搶買快要下架基金,避談會有資訊揭露風險」、「強銷特定基金,避談有特定高佣金」、「力談投資型保單,避談費用與風險」、「用淨值低當作推銷理由,不考慮該基金未來前景」、「只談某類商品優勢,避談為何只推薦某公司商品」、「電話行銷低保費保單,避談會排擠其他保障預算」、「努力賣連動債,避談風險及限制條件」。

 

如果像雜誌心理測驗讓你針對上面十個問題回答,若「是」的話得一分,「否」得零分,算算分數,六分以上的理專可要大大注意了!因為你已陷入「不當銷售」的迷思中,即將可能面對客訴,自食其果。

 

投資保險等理財商品不如存款般單純易懂,即使是無心欺瞞客戶,銷售過程中若有閃失不小心,就可能落入上述狀況,讓客戶誤以為理專為了私利,不安好心蓄意誘引,若一狀告到主管機關或媒體的話,往往讓理專與主管疲於奔命解決客訴,所產生的成本不貲!

 

銀行公會在今年十月時公佈「銷售財富管理商品自律公約」,特別針對理專對客戶的銷售行為訂出規範,包括著名的70條款(限制客戶年齡)等;所謂「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」,我們還未完全能夠因應此規定時,銀行公會又開始討論第二波之自律規範,對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愈綁愈緊。

 

這些自律規範其實立意良善,目的在於保護投資者,然而「上有政策,下有對策」,若不能靠理專之自我覺醒來矯正不良的銷售行為和心態,再嚴苛的規定仍是枉然。唯有真正瞭解到理財顧問角色與內涵,才不會落入殺雞取卵的短視下場。怡芬信箱,咱們下次見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fe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